从瓶颈到奇迹:被发展倒逼出的物流之变
发布时间:2023-10-21 17:24:43 点击次数:127
十年前,“快递爆仓”是社会热词。如果去互联网上考古,网络词条会告诉你:2012年前后的那几年,一到消费旺季,大量包裹滞留快递站点,消费者投诉激增。那些年,有的网店首页贴的不是产品广告,而是“对不起您的包裹已延期”公告。
跨境包裹则更头疼。义乌外贸商家邱娟的一位外国客户,给女朋友购买冬装,包裹寄到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后,不但天气转暖,客户的女朋友都换人了。
速度快不起来,成本也降不下去。国内,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18%。跨境,联邦快递、UPS等国际物流巨头,送几十块钱的货,运费要好几百块。
不是快递行业不努力,而是电商带动的消费太有力。2012年双11,电商平台一天产生的包裹量超过7800万。
2013年,马云预测,10年后,中国每天的快递包裹会到3亿个。物流业必须奋起直追。这一年的5月,菜鸟诞生。马云说:菜鸟只要勤奋、努力,总有一天会变好,但永远要对这个行业,对社会和未来怀有敬畏和谦卑之心。
今天,中国快递全年超过1000亿件、日均包裹量3.4亿余件,每年的增量就相当于美国一年快递量。
快递量涨了,但物流成本下降了,耗时更短了。按照2022年的GDP计算,相当于一年节省了4万多亿元,几乎是上海市全年的GDP。半日达、当日达、次日达也已成为快递常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