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方式是客、货运输所赖以完成的手段、方法与形式,是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而采取一定性质、类别的技术装备(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和一定的管理手段。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多种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适合不同的货物,常见的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1.公路运输。
主要使用汽车,也使用其他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
目前,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000万公里,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运量占整个货运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货运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公路运输也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但公路运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载重量小,不适宜装载重件、大件货物、不适宜走长途运输;车辆运行中振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同时,运输成本费用较水运和铁路为高。
2.铁路运输。
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一个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很多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火车将无法顺利运行。在没有水运条件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
优点是速度快,不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他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铁路运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铁路运输的应用,可以实时、准确无误地采集机车、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如机车车次、车号、状态、位置、去向和到发时间等信息,实时追踪机车车辆和货物信息。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3.水运。
水路运输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物流运输,是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和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水运大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5.5亿吨,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2.6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水运和其他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来进行比较,其特点还是非常鲜明的,素有环保航运之称。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过程中,水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水运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主要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水运有以下四种形式:
(1)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4.航空运输。
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因而有其重要意义。
5.管道运输。
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他运输方式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它运输设备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适合于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